<p>古月民俗館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遭空襲轟炸後拆除的天后宮遺址,於民國95年6月6日開館,透過有現空間、無限館藏的巧妙規劃,傳承台灣傳統民俗文化。<br /> 本館為地上四樓建物,總面積940.27平方公尺,是一處綜合教育、展示及提供文化文流的公共藝文空間,設有藝文廣場、民俗才藝研習室、展覽室、半線史蹟室、多媒體影音劇場、會議室及觀景台,以展陳彰化市開發史、台灣民俗文物為主,為參訪彰化市歷史文化及美景的新景點。<br /> 古月民俗館系源自清領彰邑聞人李氏員外座落於八掛山腳下的園邸「古月園」,其範圍東至節孝祠、古月井(今彰化生活美學館),西至古月園酒家(今中山商場),南至彰化東門樂耕門(今交通隊前),北至彰化公會堂(今彰化藝術館)。 <br /> 清道光版彰化縣誌明載:「古月井在東門外,八卦山麓,前係居民李氏園中,忽湧甘泉水爭汲焉,邑令胡公乃捐俸購之為井。」嘉慶年間知縣胡應魁立「古月井記碑」於彰邑城隍廟左側壁,足證古月園及溯自「古月井」而得名,該碑現移本館為鎮館之寶,俾民眾懷古。</p>
訂購方式:
免費索取